劳动合同法诉讼时效法律规定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合同诉讼法律知识

劳动合同法诉讼时效法律规定是什么?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2-09

 
267970
导读:我国《劳动合同法》中没有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但是相关的仲裁法中规定的是一年,当然,我们也需要了解诉讼时效具体是指什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

一、劳动合同法诉讼时效法律规定

1.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 仲裁时效的中断和继续计算

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仲裁时效期间。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如果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仲裁时效将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3. 劳动关系终止后的仲裁时效

如果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限制。然而,劳动关系终止后,劳动者应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申请。

二、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规定

1. 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

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如果逾期未还款,则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将丧失。

2. 欠款条中断诉讼时效

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债务人在约定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时,诉讼时效将中断。从收到欠款条的第二天开始重新计算诉讼时效(3年)。

3. 不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

对于不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即没有写明还款日期的借贷,不受诉讼时效规定的限制。然而,该借贷关系受最长20年保护期的限制。

4. 明确拒绝还款的不定期民间借贷

如果借款人明确表示拒绝还款(需由借款人举证证明),则从明确拒绝还款之日起适用3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5.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民间借贷

如果民间借贷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或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章,则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

诉讼时效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犯时,我们可以通过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然而,诉讼时效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如果超过了诉讼时效,法院可能不会支持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延伸阅读
  1. 确认劳动关系能否中断索要工资的时效
  2.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多长时间啊
  3. 函件编号:
  4. 房屋抵押贷款的条件和流程需要几天放款下来
  5. 法院对个人财产的没收是否可以追回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违约金的定义和性质
  2. 卖房违约的申请强制执行程序
  3. 一房多租的处理方式及法律依据
  4. 装修公司工程延期责任及赔偿
  5. 法律咨询:超市自助寄存柜责任归属问题
  6. 违约金分类及定义
  7. 逾期交货违约金的计算与赔偿损失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