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诉讼时效法律规定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合同诉讼法律知识

劳动合同法诉讼时效法律规定是什么?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2-09

 
267970
导读:我国《劳动合同法》中没有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但是相关的仲裁法中规定的是一年,当然,我们也需要了解诉讼时效具体是指什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

一、劳动合同法诉讼时效法律规定

1.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 仲裁时效的中断和继续计算

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仲裁时效期间。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如果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仲裁时效将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3. 劳动关系终止后的仲裁时效

如果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限制。然而,劳动关系终止后,劳动者应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申请。

二、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规定

1. 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

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如果逾期未还款,则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将丧失。

2. 欠款条中断诉讼时效

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债务人在约定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时,诉讼时效将中断。从收到欠款条的第二天开始重新计算诉讼时效(3年)。

3. 不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

对于不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即没有写明还款日期的借贷,不受诉讼时效规定的限制。然而,该借贷关系受最长20年保护期的限制。

4. 明确拒绝还款的不定期民间借贷

如果借款人明确表示拒绝还款(需由借款人举证证明),则从明确拒绝还款之日起适用3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5.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民间借贷

如果民间借贷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或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章,则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

诉讼时效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犯时,我们可以通过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然而,诉讼时效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如果超过了诉讼时效,法院可能不会支持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家属不起诉的法律处理方式
  2. 医疗纠纷行政部门会管理吗
  3. 撤诉对诉讼时效的影响
  4. 《产品质量法》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5. 借款到期日超过三年是否能提起诉讼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旅游纠纷的维权方式
  2. 承揽合同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3. 试用期满如何解除合同
  4. 门面房租赁协议
  5. 仓库管理流程图
  6. 担保合同及于违约责任
  7. 抵押担保债权的范围及其构成要素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