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11-05
和解是指争议各方根据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和各方实际情况,自行协商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无需通过司法程序。和解在解决纠纷中较为常见。然而,由于和解协议缺乏法律约束力,有时会出现一方反悔的情况,导致和解结果无法得到有效执行,延误了纠纷的解决。
调解是指争议各方选择信任的第三方居中,就合同争议进行调解处理的方式。调解通常以互谅互让为原则。相比和解,调解解决纠纷的可能性更大。然而,调解协议和和解协议一样,缺乏强制性效力,这也使得纠纷的解决可能不尽如人意。
仲裁是指争议各方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法定的仲裁机构,由仲裁机构依据仲裁规则进行调解,并依法做出裁定的方式。当事人不愿意和解或调解,或者和解、调解未达成一致时,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并可根据生效的仲裁协议申请强制执行。
诉讼是解决合同争议的最后手段。它是指人民法院根据争议双方的请求、事实和法律,依法做出裁判以解决争议的方式。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仲裁协议无效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因合同民事法律行为引起的纠纷,其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然而,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纠纷,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合同纠纷通常应向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已经约定管辖地的,应以约定的管辖法院为准,但约定管辖地不得违反法院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在面对合同纠纷时,建议请专业民事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前务必做好财产保全工作,以免即便胜诉也难以执行。否则,胜诉判决可能变成一纸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