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03-29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在以下情形之一出现时,撤销权将被消灭:
在可撤销的合同中,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撤销或变更该合同。然而,根据该条款的规定,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必须在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如果超过这一年的期限,当事人将失去撤销合同的权利,合同将继续有效。
撤销权是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的一项权利,因此当事人可以选择行使撤销权,也可以选择放弃撤销权。根据该条款的规定,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可以通过明确表示或行为放弃撤销权:
1. 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放弃撤销权。明确表示放弃撤销权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进行,而默示的方式则不构成对撤销权的放弃。
2. 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当事人在履行合同中规定的义务或要求对方履行合同中规定的债权时,即可被视为放弃撤销权的行为。另外,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对方违约而不是申请撤销合同等行为也被视为放弃撤销权。
一旦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放弃了撤销权,该撤销权将被消灭,合同将产生绝对的效力。当事人不得再以相同的理由要求撤销该合同,而应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否则,将构成违约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民法通则》对撤销权的行使期限规定为一年,并且这一期限不能延长或中断。如果超过合同的撤销权期限或主动放弃行使撤销权,撤销权将被消灭。因此,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规定履行相关义务,以避免违约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