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终止条款要怎么审查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合同无效法律知识

合同的终止条款要怎么审查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10-12

 
267432
导读:《合同法》第91条规定了合同终止的若干情况:债务已按照约定履行;合同解除;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体存;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的终止条款审查

合同的终止是指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其法律后果只发生一个向后的效力,即合同不再履行。根据《合同法》第91条的规定,合同终止的情况包括债务已按照约定履行、合同解除、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体存、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在审查合同的终止条款时,应结合关于违约责任的约定分析对合同终止的约定是否属于可以且必要的情形。有些约定往往是对违约责任的重复,而违约的情形是可依据合同中关于违约责任的约定承担责任。因此,审查合同的终止条款需要综合考虑合同的具体情况。

合同的解除条款审查

根据《合同法》第93条的规定,当事人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这些条件的设置往往与一方违约相联系。在审查合同的解除条款时,需要注意是否约定了行使解除权的期限。

根据《合同法》第94条的规定,单方解除合同需要提出解除的一方通知对方,并在通知到达对方时发生解除的效力。在一方迟延履行时,只有迟延达到根本违约的程度时,另一方才享有单方解除权。此外,还要注意合同是否约定了行使解除权的期限。

审查合同的解除条款时,还需掌握《合同法》分则对各类合同的具体规定。合同解除的效力较合同终止更为复杂,它产生一个向后的效力,对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对于合同解除的溯及力问题,《合同法》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可以要求恢复原装。此外,多数合同在违约责任条款中会约定一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然而,正确的表述是解除权人有损失的,可要求违约方赔偿损失。

合同审查的重要性

在签订合同时,当事人往往会在合同中约定各种各样的条款,因此需要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查,以确保没有遗漏或歧义的地方。然而,合同的审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当事人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来分析合同条款和合同风险。

为避免遭受无谓的损失,当事人在必要时应及时向合同律师咨询,由专业律师来帮助分析和监控风险。合同律师能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从而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延伸阅读
  1. 合同终止后的权利义务
  2. 劳务协议
  3. 因失业期间房贷分期可以退首付吗
  4. 合同上写错日期的法律效力问题
  5. 二手房买卖合同卖方代签的法律效力

合同效力热门知识

  1. 公司管理制度合同的审查和履行
  2. 合同生效时间的判断方法
  3. 网上贷款没到账合同生效吗
  4. 三方合同生效期是多久
  5. 借款没成功冻结了合同生效吗
  6. 合同只有公章没有法人签字有效吗
  7. 协议没盖章公章有效吗
合同效力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服装师聘用合同范本
  2. 化妆师聘用合同范本
  3. 管理岗劳动合同范本
  4. 餐饮公司/企业劳动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