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1-05
随着我国法律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开始具有法律意识,并在生活中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借款方面,许多人都会制定借款合同,以维护双方的权益并避免纠纷。因此,在借款之前,双方应协商约定并签订合法的借款合同。
民间借贷中,借款人是债权人,而被借款人是债务人。双方在协商约定借款事项和条件后,可以签订借款合同。借款合同解除的情况包括:
1. 借款合同规定的债务已经履行完毕。
借款合同中的债务人按照合同约定已全部履行,包括借款金额、利息、还款时间等,此时借款合同自然解除。
2. 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借款合同满足解除条件。
在借款合同生效后,当合同满足我国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或者当事人表达解除意愿后,借款合同解除。
3. 借款合同中的债务相互抵销。
双方在借款合同中互相承担债务和债权,当一方使用自己的债权抵销对方的债权时,双方债务在相等数额内相互抵消,借款合同自动解除。
4. 借款合同中的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5. 借款合同中的债权人免除债务人应承担的债务。
6. 债权和债务属于同一人。
7. 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其他解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