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几种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解除法律知识

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几种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0-28

 
267340
导读:从《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中可以知道,在合同当事人协商并且达成了一致的情况下,其实可以就双方之间的合同给予解除。除此之外,若是在合同中有关于解除合同的条件约定,而此时也满足了解除条件,那也是可以解除双方的合同。

当事人解除合同的情形

根据《合同法》第93条,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解除合同。另外,当事人还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一旦满足了解除条件,解除权人就可以行使解除合同的权利。

根据《合同法》第94条,以下情形之一满足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 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

(二)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 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 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

(五)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根据《合同法》第95条,如果法律或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的期限,当事人应在对方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内行使解除权,否则该权利将消失。

根据《合同法》第96条,当事人一方根据第93条第二款和第94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时,应当书面通知对方。合同解除的效力从通知到达对方时生效。如果对方有异议,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合同解除的效力。

合同解除时的风险规避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需要解除合同的情况。合同解除是在合同有效成立的前提下解决合同提前终止的问题。当事人在解除合同前,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以下几种风险规避方案:

1. 控制解除合同的主动权

在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可以预先约定哪些事实会导致合同解除,以避免合同履行风险。

2. 及时通知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

如果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不利于合同履行的客观情况,或者一方确实不愿再履行合同但不属于约定解除或法定解除的情形,解除合同的一方应及时书面通知对方,以友好协商的方式达成解除合同的协议。

3. 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当出现不可抗力或对方严重违约等法定解除合同的情况时,解除合同的一方应及时书面通知对方,并注意取得、保留相关证据以应对可能的诉讼纠纷。

4. 及时行使解除权

享有解除权的一方应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如果怠于行使或错误地认为自己有权随时行使解除权,将会导致权利消失。

5. 寻求法律保护

如果接到解除通知的一方有异议,认为对方没有权利解除合同,应及时向法院起诉或仲裁机构提出请求,以确认合同解除的效力。

6. 处理已履行部分的问题

解除合同后,尚未履行的部分不再需要履行。已经履行的部分,当事人可以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延伸阅读
  1. 逾期履行合同的解除权
  2. 加盟合同终止的情形
  3. 迟延履行解除合同前宽限期的确定
  4. 合同终止后的权利义务
  5. 情势变更是法定解除吗

合同终止热门知识

  1. 合同解除的条件
  2. 合同解除后的赔偿损失范围
  3. 一、解除租赁合同的通知期限
  4. 合同违约的法律责任
  5. 解除合同后当事人的救济措施
  6. 履行期限届满合同的解除问题
  7. 超过20年无人认领?提存标的的最佳处理方法?
合同终止知识导航

合同的解除解决方案

  1. 工作不想做了需要预告解除吗
  2.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3.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4.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5.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6. 一方的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7. 承租人经过出租人同意装修

热门合同下载

  1. 笋干购销合同范本
  2. 铝材购销合同
  3. 空调销售合同范本
  4. 撤销合同起诉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