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劳动合同纠纷法律知识

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有哪些?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3-03-06

 
266925
导读:涉及到劳动合同解除的内容,首先劳动合同是需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进行协商一致的情况之下才能够进行终止前,劳动者必须提前30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如果用人单位需要解除劳动合同的话,那么需要向劳动者支付一定的赔偿金。

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劳动者可以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如下:

1.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

2. 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3.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

4.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

5.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6.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7.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

8. 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

9. 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

10. 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

11.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

12. 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

13.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人单位没有违法行为,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一般是没有经济补偿金的。

劳动合同的作用

1. 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

劳动合同作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是全球通用的做法。由于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不同行业和单位的劳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各不相同。国家法律法规只能对共性问题做出规定,无法对当事人的具体权利义务做出规定,因此需要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2. 劳动合同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

用人单位可以根据经营或工作需要确定录用劳动者的条件、方式和数量,并通过签订不同类型和期限的劳动合同,合理利用劳动者的特长。

3. 劳动合同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

劳动合同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既保障了合同双方的利益,又约束了双方的行为。它有助于提高双方履行合同的自觉性,促使双方正确行使权力,严格履行义务。因此,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有利于稳定劳动关系。

签订劳动合同是建立合法劳动关系的基本条件。如果双方要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无权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需要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向劳动者支付一定的赔偿金额。如果双方存在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相关标签: 合同终止的条件
延伸阅读
  1. 合同履行期限变更的条件
  2. 农民工工地伤害私了协议
  3. 股权继承协议
  4. 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
  5. 保险代理人是否有权随时终止合同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合同纠纷的管辖权
  2. 装修公司工程延期责任及赔偿
  3. 委托代理合同
  4. 景区安全事故责任的划分方式
  5. 法律咨询:超市自助寄存柜责任归属问题
  6. 一、运输合同中货物毁损的管辖
  7. 什么情形下企业借款担保合同无效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西安市劳动合同范本
  2. 普通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3. 营销岗位劳动合同范本
  4. 管理岗劳动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