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6-03
合同无效后,根据合同所获得的财产应返还给对方。返还财产并非直接由违反民事义务产生的法律后果,它的存在不对当事人的主观状态进行否定性评价。因此,返还财产不适用无过错原则,即无论当事人是否有过错,根据无效合同获得和占有的财产因无合法根据而应返还对方。换句话说,即使是无过错一方占有了对方财产,也应返还给对方。所有物的返还以能够在法律上和事实上返还为前提。由于民间借贷合同主要涉及金钱,因此返还借款不存在法律上或事实上无法返还的情况。因此,对于无效借贷合同,如果尚未履行,则不得履行。如果已经履行,借款人应向贷款人返还借款。
赔偿损失是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一种方式。过失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故意。过失可以是单方的,也可以是双方的,无效借款合同的损害赔偿也适用过失相抵原则。无效民间借贷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会给当事人带来损失,这里的损失通常指贷款人受到法律保护的合法利息损失,如果有其他损失,还应承担赔偿其他损失的责任。如果贷款人已经提供借款,返还借款不足以弥补损失时,借款人应赔偿损失;如果贷款人实际上未提供借款,但合同无效是由借款人的过错造成的,则借款人应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如果合同是双方过错造成的,则双方应根据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都有过错,双方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过错的程度来确定责任大小。例如,如果一方的过错是主要原因,另一方是次要原因,则前者的责任大于后者的责任。如果一方是故意过错,另一方是过失过错,则故意过错方的责任大于过失过错方的责任。
当一方当事人因合同无效或被撤销而遭受损失,另一方当事人有过错时,应赔偿受害人的损失。这种赔偿责任是基于缔约过失责任而产生的。这里的“损失”应限于实际已经发生的损失,不包括期待利益的赔偿,因为无效合同的处理原则是恢复原状。
对于无效的民间借贷合同,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合同无效自始无效,对当事人没有法律约束力。如果无效合同行为给对方造成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并按照对方的实际损失进行赔偿。如果存在未按时支付赔偿款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