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怎样可以判合同无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合同无效法律知识

法律上怎样可以判合同无效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2-11-16

 
265328
导读:符合五种法定要件可以认定为合同无效,即签订合同的主体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合同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违背公序良俗;以欺诈的手段签订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合同的意思表述不真实;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一、法律上怎样可以判合同无效

满足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就可以认定为合同无效,即存在以下五种情形的可以认定为无效合同:

(一)合同主体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合同存在恶意串通情形;

(三)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四)合同意思表示虚假;

(五)合同内容违背公序良俗。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由于严重缺乏有效要求,不按照当事人之间的协议赋予法律效力。

二、合同无效怎么处理

合同无效是自始无效,即没有发生过法律效力,那么双方之间的基于合同的权利义务也自始不存在,如果当事人基于合同约定已经做出了一些行为,都应当恢复原状,不能恢复的,也要做相应的补救。如果当事人对合同无效有过错责任的,给对方造成了一定损失的,当然也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种损害赔偿责任就是通常所说的缔约过失责任。

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如何区分合同不成立与合同无效

(一)两者的法律含义不同。

无效合同是指因不符合或违反法律要求的、不能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的合同。无效合同是法律禁止订立的合同,它不能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不能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

不成立合同是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无效合同是本质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两者强调的内容不一样,不成立合同强调的是程序内容不合法,无效合同强调的是实体内容不合法。

(二)两者形成的法律关系不同。

不成立合同当事人之间已形成的是缔约关系。尽管当事人未形成合同法律关系,但不等于相互之间没有任何权利义务。因为此时当事人开始着手实施订立合同的民事活动,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在协商时,必须尽到善意、互相协助、及时通知等义务,必须依交易惯例办事,这些义务在理论上称为附随义务或称先合同义务的义务。

而无效合同的当事人已完成了合同订立的程序,双方已形成合同关系,只不过无效合同是国家法律禁止订立的合同,合同的内容得不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不能产生法律约束力而已。此外,当事人的缔约关系已消灭,因为此时合同已成立,当事人在缔约阶段的权利义务已完成。

满足合同无效的法定条件是需要认定合同无效的,合同无效是自始无效的,对当事人没有法律约束力,可以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认定合同无效后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要按照对方的实际损失支付赔偿。合同无效和合同不成立是不一样的,这两者的法律概念不同,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也不同。

延伸阅读
  1. 房屋买卖协议的法律效力
  2. 小产权房拆迁的法律处理原则及补偿问题
  3. 机动车未经登记是否取得物权
  4. 巨额现金借条的效力及注意事项
  5. 专利实施许可未备案的法律效力问题

合同效力热门知识

  1. 合同无效如何返还财产
  2. 股权转让纠纷中阴阳合同的认定
  3. 房地产买卖合同的生效时间
  4. 如何证明私自修改合同
  5. 应采用书面合同而未采用有什么法律后果
  6. 合同方不承认签约人已授权的处理方式
  7. 撤销权的效力除斥期间
合同效力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股东保密协议范本
  2. 产品配方保密协议范本
  3. 上市公司保密协议范本
  4. 劳动合同保密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