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5-25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对方存在根本违约等情况,即属于可以中途撤贷的情形,那么中途撤贷不构成违约。然而,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进行中途撤贷,则构成合同违约,违约方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违约金是指根据当事人的约定或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时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或其他财产。违约金既具有担保债务履行的功能,又具有惩罚违约人和补偿无过错一方当事人所受损失的效果。因此,一些国家将违约金作为合同担保的措施之一,而另一些国家则将其作为违反合同的责任承担方式。
法定违约金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的违约金。在一些法规中,明确规定了违约金的比例。根据合同的内容、违约的性质和程度的不同,确定违约金的方法和数额也有所不同。
(1)有关法规明确规定了违约金比例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按照该比例计算违约金的数额。
(2)有关法规只规定了违约金一定比例范围的情况下,需要由受理案件的法院或合同仲裁机关确定具体的比率,才能计算出违约金的数额。
约定违约金是当事人根据合同约定的一种违约金。违约金合同是一种从合同,即主合同无效则违约金合同也无效。约定违约金可以分为概括性和具体性两种。
(1)概括性违约金合同是指当事人对违约行为不做具体区分,约定凡违约即支付违约金。
(2)具体性违约金合同是指当事人针对不同的违约行为所约定的违约金,如约定根本违约违约金、债务不履行违约金、债务部分履行违约金、债务迟延履行违约金。
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并不代表不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因违约导致损失时,应当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约定目的是督促双方更好地履行合同,一方违约时可以通过违约金条款来制裁违约方,并补偿守约方所遭受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