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09-06
借条一般反映为法律上的借款合同关系,是借款合同的凭证。而欠条则是当事人之间的一个结算,是一种比较纯粹的债权债务关系。
借条一般基于借款事实而产生,而欠条可能是多种法律关系产生的后果,例如买卖、服务等。
(1) 未规定具体还款期限的借条及欠条的诉讼时效不同:对于没有还款期限的借条,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还款;对于没有还款期限的欠条,在债务人出具欠条时,债权人应在欠条出具之日起2年内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即欠条从出具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
(2) 举证责任不同:借条持有人一般只需向法官简单陈述借款的事实经过;欠条持有人必须向法官陈述欠条形成的事实。如果对方否认,欠条持有人必须进一步举证证明欠条形成的事实。
借条和欠条的法律效力指的是它们作为证据所具有的证明效力,即对某种债权债务事实的证明效力。
借条和欠条除了都可反映某种债权债务的关系和事实外,它们在外在的表现形式、内涵大小以及形成原因上都有所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地比较它们的证据效力大小,并得出效力大小的结论。
当欠条持有人凭欠条向法院主张债权时,需要向法官陈述欠条基于的事实,以获得法官的认可。如果对方当事人对此事实有异议,特别是直接或间接否认时,仅凭欠条本身可能无法得出原告所想证明的结果。为了确保胜诉,原告往往需要进一步举证,例如提供买卖业务关系的送货单、发票等。这增加了原告在诉讼中的工作量。
而借条一般由特定的借款事实形成,反映了当事人双方特定的借款法律关系,并进一步反映了一方欠另一方款项的债权债务关系。借条本身往往较易于识别和认定当事人之间存在的具体法律关系和事实,原告只需简单陈述借款的事实经过即可。对方要抗辩或否认一般都很困难,从而方便法官确认真实的债权债务关系。
因此,有人认为借条的效力大于欠条的效力,主要基于这个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民事主体因各种经济活动产生了大量的债权债务关系,常常会以借条和欠条的形式记录双方的债权债务。尽管从字面上看,两者似乎没有区别,但从法律意义上说,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