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7-04
借条和欠条是一种债权债务的凭证,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借条是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的书面凭证,用于证明双方建立了借款合同关系。而欠条则是基于双方过往经济往来的结算依据,代表着纯粹的债权债务关系,不涉及借款合同关系。因此,在借款时应该写明借条,而不是欠条,以免在诉讼中需要解释欠款原因和用途。
在写借条时,需要注意明确约定双方的利息和利率。有些债主错误地认为民间借款不能收取利息,所以只是口头约定利息,没有在借条中写明。实际上,根据法律规定,民间借款双方可以在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范围内约定利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不得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如果借条中没有明确写入利率,出借人在起诉时,借款人可以不承认双方的约定,从而导致出借人的利息请求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借款在诉讼时效内受到法律保护,但很多出借人并不了解“诉讼时效”的概念。对于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理论界对诉讼时效问题的理解不一致,有人主张适用2年诉讼时效,也有人主张适用20年诉讼时效。各地法院对此问题的处理也不一致。因此,为了确保债权的安全回收,借款时应该在借条中明确写入还款期限。如果借款人逾期不归还借款,出借人应在借款到期后的2年内行使权利,包括向法院起诉或要求借款人在催款通知书上签字确认。
在实践中,出借人和借款人通常关系较为密切,甚至可能是亲戚关系。借款时,往往会使用日常习惯称谓,如“张叔”、“张兄”、“阿三”、“四妹”等。然而,如果借款人逾期不还款,出借人想要向法院起诉借款人,可能会因为债权和债务人不明确而被法院拒绝受理。因此,在借条中应该明确写明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全名,以避免发生纠纷。
在写借条时,应该注意清楚明确地表述,避免产生歧义。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张三向李四借款10万元,出具了一份借条明确借款金额为10万元。几个月后,张三归还了1万元,然后撕毁了原借条,重新为李四出具了一份借条,上面写着:“张三原向李四借款10万元,现还欠款1万元”。这里的“还”字既可以理解为“归还”,也可以解释为“还欠”。由此引发了争议,对出借人非常不利。因此,在写借条时应该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表述,确保没有歧义。
在写借条时,应要求借款人在借条上明确载明利息数额或者利息计算办法(利率)。如果没有约定利息数额和利率,则视为无息借款。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的四倍,否则超过部分将不受法律保护。目前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六个月至一年(含一年)”为5.31%,四倍即为21.24%。因此,如果约定“月息两分”的利率,换算成年利率为24%,已经略高于法定的最高民间借贷允许利率。约定利率时,应明确写明利率的具体表示方法,如年利率用%表示,月利率用‰表示,日利率用“/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