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9-09
根据法院规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的被告包括司机、车主、车辆挂靠单位、车辆投保的交强险及三者险的保险公司。
在交通事故诉讼中,需要收集整理以下证据:原告的身份证、户口本;被告个人身份信息(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事故认定书;车辆投保单;住院诊断证明、住院证、病历、出院证;误工损失证明;护理人员收入证明;医疗费票据。
在交通事故诉讼中,赔偿项目包括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
人身损害方面: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住宿费、营养费、交通费;经鉴定有残疾的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
受害人死亡的情况下,可能会追究司机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死者家属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除了前述赔偿项目,还包括死亡赔偿金和被扶养人生活费,但不包括精神损害抚慰金。
财产损失方面:申请交警队委托估价公司作出估价意见书,并交纳估计费、停车费、拖车费。
根据相关规定及证据,需要详细计算赔偿数额。
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合法权益,建议委托律师代理解决交通事故诉讼。
1.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经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后,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有争议时,各方当事人可以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调解申请应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10日内提出。对于交通事故致死的情况,调解从办理丧葬事宜结束之日起开始;对于交通事故致伤的情况,调解从治疗终结或定残之日起开始;对于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情况,调解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
3.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期限为10日。如果调解达成协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制作调解书并送达各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共同签字后生效;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制作调解终结书并送达各方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