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08-11
1. 民事起诉状:每位被告和人民法院各一份。
2. 证据材料:
① 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病历和诊断证明。
② 医疗机构出具的误工时间证明、工作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
③ 用以证明交通费的正式票据。
④ 受害人及近亲属的户籍证明,如受害人系农村户口,提供发生交通事故时已在城镇居住一年以上、且有固定收入的证明。
⑤ 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或者伤残的证明。
⑥ 被扶养人与受害人系近亲属的证明,以及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证明。
⑦ 其他证据材料,如《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等。
以上证据材料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做相应增减,并按民事起诉状的份数提交给人民法院。
3. 提交原告身份证复印件或者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等材料。
4. 如委托律师代理,需与律师事务所签订委托代理合同,签署授权委托书。
(一) 预付费用异议情形:被公安机关指定预付抢救伤者费用的当事人,以其无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或责任轻而对预付费用有异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持公安机关、调解终结书或认定该事故不属于任何一方当事人违章行为造成的结论。
(二) 调解期满未达成协议情形:调解期满后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把调解终结书送达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后,一方当事人可以持终结书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 部分或全部不履行协议情形: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任何一方当事人部分不履行或全部不履行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可以持调解书向人民法院起诉。
(四) 意外事故赔偿情形:道路交通事故中发生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经公安机关调查不能确认是任何一方当事人违章行为造成的损害赔偿纠纷,或当事人就非道路上发生的与车辆、行人有关的事故引起的损害赔偿纠纷,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五) 交通肇事罪赔偿情形:公民个人遭受人身或物质损失的,可以依法提起。
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可选择直接提起民事诉讼或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调解。若当事人选择调解,调解所达成的协议被视为一种民事合同。调解书只是协议的书面形式,具有约束力。当事人选择提起民事诉讼,则明显是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