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的分类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罪法律知识

交通肇事罪的分类有哪些?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3-08

 
260302
导读:构成交通肇事罪不单单只有驾驶者,行为违反了的相关的法规造成严重的后果也会以交通肇事罪论处,还有乘车人在乘坐交通工具其行为严重影响也会成为交通肇事罪的主体,另外单位主管、机动车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有指使行为造成交通事故也应承担后果。

一、交通肇事罪的分类

交通肇事罪的主体分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根据立法精神,只要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并因此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人员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无论是否驾驶车辆以及何种车辆,都构成交通肇事罪。

二、不同主体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况

(1) 非机动车驾驶人

驾驶非机动车辆可能导致重大事故,从而危及公共安全。驾驶非机动车辆在道路上违反交通运输法规,并发生重大事故,其侵害的对象仍然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即公共安全。由于道路上车辆众多、人来人往,非机动车辆肇事时受害者也是不特定的,可能是任何人。在事故发生之前,其危害程度是难以预测和控制的。虽然总体上来看,非机动车辆造成的损失一般不如机动车严重,但并非绝对。

(2) 行人

行人可以成为交通肇事罪的主体,这可能难以理解。然而,在实践中,行人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内违章肇事的情况经常发生。交通活动的安全需要所有参与者都遵守交通规则,如果任何一方违章行驶,都可能危及整个交通安全。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都对行人应遵守的交通规则和违章行为的处罚进行了专门规定。因此,如果行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法定危害后果,也应受到交通肇事罪的处罚。

(3) 乘车人

乘车人作为交通工具的乘坐者,通常不会对交通工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一般不会成为交通肇事罪的主体。然而,如果乘车人的行为严重影响交通运输活动,他们就可能成为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但是,在确定乘车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需要特别注意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对公共安全构成危害,因为交通肇事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如果行为人的交通肇事行为客观上不可能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就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罪。此外,还需要考察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就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罪。

(4) 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

在现实生活中,受经济利益驱动,一些单位的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利用对交通工具的支配权,通过扣发工资等威胁手段,指使其下属或雇佣的驾驶员超载、超速等违章驾驶,导致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参与交通运输活动,但仍然构成交通肇事罪。首先,单位的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明知违章行为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却过于自信地认为可以避免事故,强迫本单位的员工或者雇佣的驾驶员违章驾驶,属于过失犯罪。其次,单位的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虽未实际驾驶车辆,但他们指使、强令的行为与驾驶人员的具体违章行为共同作用,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应共同承担刑事责任。

因此,交通肇事罪不仅限于机动车驾驶人,只要存在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发生交通事故并造成重大伤亡的行为,甚至是轻微的交通事故但肇事者后逃逸的行为,都有可能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

延伸阅读
  1. 运输合同知识:陆上运输货物保险的分类
  2. 网幅广告的法律意义和分类
  3. 仓储区的分类
  4. 家庭暴力行为的分类
  5. 按承包范围划分的承包方式

交通肇事热门知识

  1. 肇事逃逸构成要件的主观方面
  2. 肇事逃逸行为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3. 交通肇事被判缓刑是否可以考驾照
  4. 交通肇事罪的法定立案标准
  5. 犯罪客体:交通运输安全
  6. 闯红灯肇事逃逸的法律责任和刑罚
  7. 高速上逆行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交通肇事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