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7 更新时间:2023-09-05
对于有固定收入的当事人,根据其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来计算误工费的赔偿金额。
对于无固定收入的受害人,根据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来计算误工费的赔偿金额。如果受害人无法提供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的证明,可以参考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来计算。
误工费的赔偿应为受害人因误工而造成的损失,前提是受害人具备劳动能力。
误工费是指赔偿义务人在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期间(即误工时间)内,因无法从事正常工作而实际减少的收入。
根据上述规定,误工费的赔偿标准如下:
有固定收入的患者,根据其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
无固定收入的患者,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上年度员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如果患者的收入比医疗事故发生地上年度员工的平均工资高出3倍以上,则按照3倍计算。
在交通事故中,当事人可以要求赔偿误工费的情况如下:
当事人在劳动年龄但实际上没有劳动能力的无业人员,例如重度精神病患者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法院不会支持其要求赔偿误工费。
打散工的农民工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一直在从事相应劳动的情况下,可以要求赔偿误工费。
网约车司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一直专职从事网约车运营的情况下,还需提供银行流水、个税等收入证明,可以要求赔偿误工费。
无业人员在交通事故发生时没有工作,处在劳动年龄,有劳动意愿的情况下,可以酌情支持其要求赔偿误工费。
已达到退休年龄的当事人,需要提供证明证明自己的工作和收入状况,也可以要求赔偿误工费。
在交通事故中仅有财产损失,未造成人身损害的情况下,当事人要求赔偿误工费,法院不予支持。但是,当事人可以主张车辆施救费用、维修被损坏车辆所支出的费用、车辆重置费用、合理停运损失、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费用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对于误工费的计算可能存在差异,并没有统一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