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轻微交通事故逃逸怎么处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知识法律知识

发生轻微交通事故逃逸怎么处理?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3-07-26

 
257656
导读:交管部门会对当事人处200元到2000元的罚款,同时还会对当事人处拘留,并且当事人的驾驶证12分是肯定会被扣完的,并且会对当事人的驾驶证进行吊销,吊销之后当事人是不能够再领取驾驶证的。

发生轻微交通事故逃逸的法律处理方式

在轻微交通事故中,如果逃逸行为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处以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并可同时进行十五日以下的拘留,同时驾驶证将被扣除12分,并被吊销,终身不得重新领取。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可能没有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但如果逃逸,将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确定,司机将承担全部交通事故责任。

发生轻微交通事故的处理方式

1. 双方协商解决

如果损失不大或只有轻微财产损失,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2. 报警并通知保险公司

如果事故较大,财产损失严重或有人员受伤,应立即报警并通知保险公司。

3. 大型人员伤亡事故的处理方式

如果发生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应向事故发生地交警部门报警,并拨打120紧急救援电话,同时通知保险公司。切勿驾车逃逸,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如果事故现场无法确定责任,逃逸方将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从而为权利主张埋下巨大隐患。如果造成人员死亡并负有主要责任,根据《刑法》规定,还将承担刑事责任,从而对量刑产生影响。

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

1. 构成交通肇事罪

行为人必须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这是前提。如果交通肇事尚未达到犯罪标准,即使逃逸行为存在,也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范畴。

2. 知道造成交通事故

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主观认知的因素。如果行为人没有意识到交通事故的发生而离开现场,则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人必须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否则也不能认定存在“逃逸”行为。换言之,“逃逸”行为具有主观评价色彩。

3. 逃避事故责任的目的

行为人主观上逃逸是为了逃避事故责任和法律的追究。

4. 实施逃离事故现场

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逃离事故现场,并未向公安机关报案。

因此,无论是发生轻微还是严重的交通事故,都需要立即报警,并且不得逃逸。逃逸行为的当事人将承担责任,可能是行政责任,也可能是刑事责任。即使是行政责任,处罚也非常严厉,因为驾驶证将被直接吊销,并且终身不得重新领取。

延伸阅读
  1. 轻微交通事故逃逸后的自首及处罚
  2. 停车时不小心刮蹭到别人车怎么办
  3. 交通事故报案期限是多久,处理时限是多久
  4. 轻微交通事故车主逃逸是否构成犯罪
  5. 轻微交通事故的事故认定书延迟出具应如何处理

交通肇事热门知识

  1. 肇事逃逸构成要件的主观方面
  2. 肇事逃逸行为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3. 交通肇事被判缓刑是否可以考驾照
  4. 交通肇事罪的法定立案标准
  5. 犯罪客体:交通运输安全
  6. 闯红灯肇事逃逸的法律责任和刑罚
  7. 高速上逆行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交通肇事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