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报案期限是多久,处理时限是多久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处理 > 交通事故处理期限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报案期限是多久,处理时限是多久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3-30

 
351451

一、交通事故报案期限是多久,处理时限是多久

关于交通事故的报案期限及其处理时限,可能因地域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的差异存在一定的区别。

通常情况下,当事故发生之后,应当及时进行报案处理,建议尽量能够在24个小时之内完成。

然而,对于处理时限而言,这同样取决于事故所造成的影响程度以及其复杂冗杂程度。

轻微性的轻微交通事故可能只需花费数天或者数周即可得到妥善解决,但是重大或者严重的事故有可能会需要经历几个月乃至更为漫长的时间才能得以明确判定。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六条?公安机关及其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警的,应当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并记录下列内容:

(一)报警方式、时间,报警人姓名、联系方式,电话报警的,还应当记录报警电话;

(二)发生或者发现道路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

(三)人员伤亡情况;

(四)车辆类型、车辆号牌号码,是否载有危险物品以及危险物品的种类、是否发生泄漏等;

(五)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的,还应当询问并记录肇事车辆的车型、颜色、特征及其逃逸方向、逃逸驾驶人的体貌特征等有关情况。

报警人不报姓名的,应当记录在案。报警人不愿意公开姓名的,应当为其保密。

第十八条?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报警,在事故现场撤除后,当事人又报警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的记录内容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接受案件的决定。

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二、交通事故逃逸尚不构成犯罪一定要拘留吗

在肇事逃逸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权对违法者处以200元至2000元不等的罚款,同时还可处以15天以下的行政拘留措施,至于拘留的实际执行与否,则需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决定。

依照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的明确规定,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有逃逸情节且尚未达到犯罪标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依法予以处罚,包括处以200元至2000元不等的罚款以及15天以下的行政拘留。

延伸阅读
  1.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举证要求
  2. 交通事故未起诉车主是否可行?
  3. 最新交通事故处理时限表(2020)
  4. 交通事故调解赔偿的期限
  5. 误工费的赔偿期限标准

交通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处理时效
  2. 法律对于交通事故处理期限的规定
  3. 交通事故责任书出具时间的规定
  4. 车辆扣分不服的法律处理程序
  5. 公安机关出具事故认定书的时间限制
  6. 车撞人后应赔偿多少钱保险
  7.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解析
交通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