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2-08
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是否包含本数,根据《刑法解释》第十七条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而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也应负刑事责任。此外,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从轻或减轻处罚。如果未满十六周岁的人不予刑事处罚,可以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还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根据《刑法解释》第九十九条的规定,以上、以下、以内之界定包括本数。
对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降低,可以考虑“附条件降低”的方式。对于严重暴力犯罪的累犯,应剥夺刑事责任豁免权。此外,应该根据未成年人的伤害情况,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并扩充入刑的犯罪行为。
民法总则草案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由10岁降低到6岁,理由是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成熟程度和认知能力提高。然而,聪明并不意味着能够承担刑事责任。虽然知识学得更早,但并不代表身心各方面的能力都达到了。
对于低龄儿童犯罪,必须依法进行干预,不能坐视不管。根据美国马文·沃尔夫冈教授及其团队的实证研究,对未成年人最初的越轨行为进行正确处理至关重要。虽然少年犯中有94%会痊愈,只有6%会成为累犯,但即使对这6%进行逮捕和监禁,也无助于阻止他们再次犯罪。这6%的累犯将会犯下社区和国家50%以上的强奸、杀人、抢劫等重型案件。因此,在他们刚刚触犯法律阶段给予正确的处理,可能不仅对这部分人有益,更有益于整个社会。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属于无责任能力年龄阶段。因此,无论实施何种法益侵害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年满18周岁、精神和生理功能健全而知识和智力发展正常的人,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因此,年满18周岁是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