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4-23
根据2015年2月4日开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5〕5号)第四百八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进行冻结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对动产进行查封和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对不动产和其他财产权进行查封和冻结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根据该条第二款规定,如果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应在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手续,续行期限不得超过前款规定的期限。续封、续扣、续冻的期限没有限制,即可以保持不变。
查封和扣押当事人的财产有助于尽早侦破案件。但是,在进行刑事诉讼中,应遵守刑事诉讼法对财物查封和扣押的规定。查封和扣押的财物有时间上的限制,最长不得超过三年。犯罪嫌疑人应配合公安机关或法院对财物进行查封和扣押,如果不配合,执行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措施。
在刑事案件中,办案机关可以采取查封和冻结等措施来确保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避免受害人进一步损失。然而,公安机关在查封和冻结财产时必须严格依法操作,不能滥用该权限。
破产财产是否可以被刑事查封:
根据法律规定,破产财产不可以被刑事查封。虽然在执行过程中,查封措施具有一定的优先性,但是其他债权人禁止对已经查封的财产再次申请执行。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94条的规定,法院在程序上具有处理查封财产的优先权,其他法院不得对同一财产再次采取查封措施,也不得解除正在执行的查封措施。
此外,当债务人破产时,查封质权应当与提前清偿和事后提供担保物权一样,被撤销。因此,查封质权只是一种程序上的优先权,在破产时应当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