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变造货币罪判多久?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构成法律知识

构成变造货币罪判多久?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10-28

 
256724
导读:认定为变造货币罪需要对行为人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1~10万元的罚金;出现涉案金额巨大的情形,可以判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变造货币罪是行为犯,而不是结果犯,变造货币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需要由公安机构立案侦查。

构成变造货币罪的刑罚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构成变造货币罪的行为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而涉案数额巨大的情况下,可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变造货币罪的定义和危害

变造货币罪是指对真币采用挖补、剪贴、揭层、拼凑、涂改等方法进行加工处理,改变货币的真实形状、图案、面值或张数,改变票面面额或者增加票张数量,数额较大的行为。制作、发行货币是一项重要的国家行为。伪造、变造货币的行为,严重扰乱国家的金融秩序,损害国家货币的信誉,严重危害国计民生。由于伪造、变造货币成本小,利润大,一些犯罪分子在高额利润诱惑下不惜铤而走险。近几年,伪造货币的大案逐年上升,变造货币的犯罪也呈增长的势头。因此,对伪造、变造货币犯罪必须给予坚决打击。

变造货币罪的构成要件

变造货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变造货币与伪造货币,是两种确有较大差异的行为。前者是对真正的货币予以加工而增加币值或币量的行为,其特点是假中有真;而后者则是仿照真币制造假币的行为,完全是以假充真。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所谓变造货币,是指行为人在真币的基础上,以真币为基本的材料,通过对其剪贴、挖补、拼凑、揭层、涂改等方法加工处理,致使原有的货币改变形态、数量、面值造成原货币升值的行为。变造是对真货币的加工行为,所以,变造的货币与变造前的货币具有同一性。如果加工的程度导致其与真货币丧失同一性,则属于伪造货币。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上须由故意构成。即行为人必须明知是货币并进行变造以增大面值或增多币量的,才能构成本罪。

根据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社会危害性以及自首情节等因素,可以确定变造货币罪的量刑标准。变造货币罪属于经济犯罪,破坏了市场管理秩序。货币是金钱,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受法律的保护,不能进行伪造,也不能私自变造,否则会对行为人进行处罚。

延伸阅读
  1. 传销罪从犯怎么量刑标准
  2.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法律解析
  3. 刑罚的法定化在哪些方面具体表现
  4. 寻衅滋事罪是什么法律
  5. 招摇撞骗罪是怎么判

犯罪热门知识

  1. 贪污罪形式的分类
  2. 福利院虐待儿童老人的法律处罚
  3. 盗窃少量公私财物的法律处罚
  4. 刑事犯罪行为的状态及其法律后果
  5. 犯罪主体的定义及分类
  6. 从犯和共犯的判刑一样的是对的吗
  7. 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是怎样规定的,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犯罪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