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虚假借贷构成诈骗罪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类别法律知识

一般虚假借贷构成诈骗罪吗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7-04

 
256182
导读:一般情况下是不构成诈骗罪的,如果当事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借贷的过程中使用了虚假的证明材料或者编造了虚假的理由,诈骗数额较大的,也是按照贷款诈骗罪定罪量刑的。若构成贷款诈骗罪,诈骗数额越多,量刑标准也越严厉。

一、一般虚假借贷构成诈骗罪吗?

虚假借贷不构成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贷款的,涉嫌贷款诈骗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从重处罚。

《刑法》

第一百九十三条

【贷款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二、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的区别有哪些?

1、犯罪对象不同。

贷款诈骗罪的对象仅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受害人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而诈骗罪的对象既包括货币,亦包括财物,对象不仅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其范围比贷款诈骗罪广泛得多。

2、发生的领域不同。

贷款诈骗罪发生在金融领域进行贷款的过程中;而诈骗罪的领域范围则极为广泛,可以涉及任何领域,自然也包括金融领域在内。

3、侵害的客体不同。

贷款诈骗罪不仅会对国家、公众贷款的所有权造成侵害,同时亦侵害了国家有关金融信贷的管理制度,其属于复杂客体;而诈骗罪的客体则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4、客观行为的表现方式不完全相同

两者行为的本质特征虽然都是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但贷款诈骗罪所使用的方法却是围绕骗取贷款进行的,所使用的具体方法都是与贷款所需的文件、文件有关,如虚构引进资金、项目;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等等就是如此;而诈骗罪的行为方式更多样化,有时仅凭其三寸不烂之舌便可达到骗取他人财物的目的。

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发生的领域是不一样的,两者的犯罪对象以及侵犯的客体等都有区别。贷款诈骗的这种行为只能发生在借贷过程中,且受害人只能是银行或者相关的金融机构,但是诈骗罪侵害的对象是不特定的。如果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只是编造了虚假的理由贷款,也不会按照贷款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1. 合同犯罪的情形
  2. 一、车贷二押构成什么罪
  3. 假冒担保人签名的法律后果
  4. 营业执照办贷款需要什么条件
  5. 贷款诈骗罪的金额标准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刑事案件结案的签字机关和代理人
  2. 寻衅滋事犯罪的立案追诉标准
  3.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
  4. 我国强制猥亵罪的刑罚
  5. 偷窥、偷拍行为的法律处罚
  6.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法律解析
  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18号)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