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2-12-10
徇私舞弊低价折股罪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的国有所有权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徇私舞弊低价折股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低价出售。
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公司法以及其他国有资产保护法规的规定。
徇私舞弊是指行为人为了谋取私利而违反公司法及国有资产保护法规的行为。
行为人实施了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国有资产的行为。国有资产指的是国有公司、企业的国有资产,包括国家对国有公司、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形成的财产,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认定为国有公司、企业的其他国有财产,具体包括资金、机器、设备、厂房、土地等有形或无形的财产。
行为人徇私舞弊低价折股或低价出售国有资产的行为只有在造成国家利益重大损失的结果时,才能构成徇私舞弊低价折股罪。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未造成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危害结果,只能承担行政责任。重大损失的认定标准需要最高司法机关作出权威性解释。
徇私舞弊低价折股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徇私舞弊低价折股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具备故意,并且存在明确的徇私动机。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是出于故意,没有徇私舞弊的动机,而是由于思想知识水平低、专业知识不足或业务工作能力低导致在国有资产折股和出售时发生错误,则不能构成徇私舞弊低价折股罪。
徇私舞弊低价折股罪属于身份犯和结果犯。只有具备特殊身份的人员,即国有公司、企业的直接主管人员,才能构成该罪。行为人只是实施了徇私舞弊低价折股的行为,并不会构成犯罪,只有在造成严重后果时才会被认定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