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04-24
1.行为人的违章行为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行为人是否存在违章行为以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程度是判断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的重要因素。2.行为人在主观上对事故的过失程度。
构成交通肇事罪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行为人的违章行为必须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并且这种危害结果必须是由行为人的违章行为直接造成的。此外,还需特别注意以下四点:(1)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如果行为人虽然违反交通运输法规,但并没有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2)因果关系。
即使发生了严重后果,但如果严重后果与行为人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没有因果关系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3)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
即使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但如果行为人没有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也不能认定构成交通肇事罪。(4)行为人在事故中应当负一定责任。
在许多情况下,交通事故的原因比较复杂,行为人与被害人均有责任。如果行为人对事故不负责任或仅负次要责任,也不能认定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四个构成要件。因此,交通肇事罪的特征可以用这四个构成要件来阐述。唯有满足这些要件,交通肇事行为才能构成交通肇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