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酒驾致人死亡的刑罚如何界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监视居住法律知识

公民酒驾致人死亡的刑罚如何界定?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6-28

 
255610
导读:被监视居住的人需要准守相关的义务,比如不得随意离开住处,不得不经允许,随意会见他人,有需要通传的时候需要随传随到等等,但是是否真的有被监视查看,这个是不一定的,但不管是否随时监视,都是需要遵守义务。

一、如果被居住监视会上门查看吗

不一定,但可能会随时抽查查看。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无固定住处的,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予以逮捕。

本条是关于被监视居住人的义务的规定:

二、被监视居住人的义务

根据本条规定,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无固定住处的,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

所谓住处,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日常生活居住的处所,所谓固定住所,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办案机关所在的市、县内生活的合法住处;所谓指定居所,是指决定监视居住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指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监视居住期间居住的处所。在司法实践中,有些流窜作案、异地作案的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地没有固定的住处。在这种情况下,对需要监视居住的,指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离开其居所,例如,旅馆、宾馆、饭店等。对于在执行机关所在地有住处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时,不得再另行指定居所。

被监视居住的对象离开其住处或居所的范围,要获得执行机关的批准。

执行机关在考虑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活动区域时,既要考虑到保证侦查、起诉和审判顺利进行的因素,不允许被监视居住的对象到可能串供、毁弃证据、继续实施犯罪的地点,例如被害人、举报人、证以及与本案有牵连的人所在地点,还应该考虑被监视居住对象的居住地、工作地、学习地和医疗的地点。监视居住不是拘留或者逮捕,并没有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羁押,所以、应该允许被监视居住的对象有一个生活、工作、学习的空间,不能将监视居住变成变相的羁押。在决定被监视居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活动区域时,既不能让监视居住的对象整天呆在一个小院或一个房间内派专人看管,使监视居住成为变相羁-押,也不能对被监视居住的对象放任不管,使监视居住流于形式。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

监视居住是一种较为严厉的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是在不羁押的情况下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所以,未经执行机关的批准,被监视居住的对象不得会见他人。

这里,"他人"的范围如何划定,实践中有这样四种观点:1."他人"是指犯罪嫌疑人以外的所有人,犯罪嫌疑人在监视居住期间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任何人;2."他人"是指犯罪嫌疑人的近亲属以外的人;3."他人"是指与犯罪嫌疑人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以外的人;4.“他人"是指与犯罪嫌疑人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和聘请的律师、辩护人以外的人。

认为"他人"是指犯罪嫌疑人以外的所有人,从字面上讲是正确的,但不够明确,应当对"他人"作限制解释。如果"他人"是指犯罪嫌疑人以外的所有的人,明显与法律设置监视居住措施的本来意图不一致。对一个在住处被监视居住的人来说,会见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也要经执行机关批准是不现实的,在实践中也难以执行。认为"他人"是指犯罪嫌疑人的近亲属以外的所有的人,也有不妥之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在大多数情况下,犯罪嫌疑人与其父母或子女或同胞兄弟姐妹是不居住在一起的,有的还相距甚远,如果允许犯罪嫌疑人与他们自由相见,无疑相对扩大了'"住处"的空间,也增加了执行机关的难度。

他人是否包括被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所聘请的律师、辩护人,我们认为,人民检察院受理侦查的案件中,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在侦查阶段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应当经人民检察院许可。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虽有权聘请律师进行法律帮助,但律师与犯罪嫌疑人的会见应当经过必要的程序,这样有利于保证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监视居住措施的有效执行。

因此,这里的"他人"是指与犯罪嫌疑人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以外的人。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这是指当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传讯的时候,要按照指定的时间、地点到案接受讯问或审判。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这里的任何形式是指以暴力、威胁、利诱、无理纠缠等各种可能的方法迫使证人作伪证、改变证词、不作证等方式干扰证人作证,既可以是被监视居住的人实施的,也可以是被监视居住的人指使他人实施的;既可以是直接针对证人实施的,也可以是针对证人的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姊妹或其他亲属实施的。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都是妨碍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行为,因此,都必须予以禁止。

对于监视居住的人,就是在指定的地点居住,但所有的行为都不能够违反相关的规定,监视居住的人是不能够随意的离开居住的地方,同时也不能随意和他人见面通话,否则随时会被立即逮捕。

延伸阅读
  1. 酒驾肇事致人死亡怎么判刑和赔偿
  2. 肇事逃逸的刑事责任
  3. 交通事故有人死亡必须要开庭吗?醉酒驾驶发生交通事故会被终身禁驾吗
  4. 需要了解哪些条件才能申请取保候审?
  5. 酒驾致人死亡的法律责任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派出所探监证明格式
  2. 异地扭送的处理方法
  3. 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
  4. 逮捕的前提条件
  5. 酒后与警察发生争执被刑事拘留,可以取保候审吗
  6. 公民扭送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性
  7. 保证金在取保候审中的作用和定义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