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取保候审法律知识

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2

 
383539
在电视剧里我们经常看到有人被拘留之后就会有律师来取保候审,取保候审在法律上是强制性的措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被拘留后都可以采用取保候审的方式。那么,可以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前提是采取该措施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前提是采取该措施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当羁押期限届满,但案件尚未办结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取保候审的定义

取保候审的概念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此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要求其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确保其能随传随到,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取保候审的执行主体为公安机关。

取保候审的特点

与国外的保释制度相比,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具有自身的特点。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以确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侦查和审判,能够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采取这种措施既可以不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其能够照顾家庭或从事原来的工作和劳动,为社会做出一些有益的贡献,又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关怀,同时还能减少国家在押人犯的生活费用和管理开支,从而减轻羁押场所的工作压力。
延伸阅读
  1. 法院对办理取保候审的意义
  2. 家人是否能够申请取保候审
  3. 取保候审能否续期
  4. 取保候审期间是否能调资
  5. 保释和取保候审的区别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刑事担保无效是否退还本金的法律问题
  2. 哺乳期结束后是否可以继续羁押
  3. 看守所会见规定及律师的角色
  4. 取保候审期间的出境限制
  5. 法院判拘役办取保的条件
  6. 酒后与警察发生争执被刑事拘留,可以取保候审吗
  7. 批准逮捕是好事还是坏事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