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2
保证金是取保候审中一种保证方式,指公安机关要求犯罪嫌疑人为保证其不妨碍、不逃避刑事诉讼活动而交纳的一定数额现金。
保证金是取保候审中的一种保证方式,公安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需要交纳一定数额的现金,以确保其不会干扰诉讼活动或逃避法律制裁。
在某案中,公安机关要求犯罪嫌疑人的家人交纳一万元保证金办理取保候审,但在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执行机关未做任何处理,且未退还保证金。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取保候审期限届满时,执行机关应当及时通知决定机关解除取保候审或变更强制措施,并退还保证金。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以下规定:
根据案件情况,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一项或多项规定,如不得进入特定场所、不得与特定人员会见或通信、不得从事特定活动等。
如果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部分或全部可能被没收,并根据情况责令其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供保证人,或采取监视居住、逮捕等措施。
保证金的收取对象包括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盲、聋、哑人、未成年人和单位等。保证金的数额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诉讼活动的需要、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和情节、可能的刑罚、经济状况等。
保证金必须在公安机关决定取保候审时一次性交纳,并存入执行机关指定银行的专门账户。在取保候审结束时,如果被取保候审人未违反相关规定,可以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相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如果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违反规定,公安机关可以根据违法行为的情节决定没收部分或全部保证金,并经审核后报县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没收保证金决定书。公安机关应在七日内向犯罪嫌疑人宣读没收保证金决定,并要求其在决定书上签字或盖章。如果犯罪嫌疑人在逃,公安机关应在七日内向其家属、法定代理人或单位宣读没收保证金决定,并要求其在决定书上签字或盖章。
对于不服没收保证金决定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一次。上级公安机关应在收到复议申请书之日起的三十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如果决定撤销或变更没收保证金决定,下级公安机关应执行。
公安机关决定没收保证金后,应及时通知指定银行将没收的保证金上交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