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2-0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离婚一方净身出户与赡养义务并无直接关系。子女在父母关系发生变化后仍需履行赡养义务,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关系的改变而改变。父母对子女有赡养扶助的权利,当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年老体弱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
子女应当履行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同时需满足父母要求支付赡养费的两个条件:一是父母年老体弱且无劳动能力,二是父母生活困难。若父母不符合以上条件之一,则无权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赡养人的义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搬迁到条件低劣的房屋。赡养人不得侵占老年人自有或承租的住房,不得擅自改变产权或租赁关系。如老年人拥有自有住房,赡养人有义务进行维修。
赡养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自身无力承担的劳动。
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若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权要求赡养人支付赡养费。同时,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的离婚、再婚及婚后生活。赡养人不得因老年人婚姻变化而消除赡养义务。
子女不仅要履行赡养义务,还应尊敬父母、关心父母,并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扶助。特别是在父母年老、体弱或病残时,更应妥善照顾,让他们在感情上得到慰藉,愉快地度过晚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的规定:
1.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权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
2.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成年子女支付赡养费。
3. 经济上有扶养能力的成年子女在父母无经济收入或经济收入不足以维持当地最低生活需要时,应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赡养费用。若子女与父母共同居住,子女应为父母提供必要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条件。对于不能或不愿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子女,子女应当为父母提供必要的赡养费用。
在司法实践中,子女的赡养义务应严格依据以上法律规定进行处理。特别是对于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行为,属于严重违法法律规定的情况,具体情况下还需要追究相关刑事责任。若造成严重后果,更需要追究有期徒刑以上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