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2-20
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是指遗嘱人对其财产进行处分的真实意愿的表达。根据民事行为的有效性要求,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真实的意思表示。遗嘱的真实性原则上应以遗嘱人在遗嘱中最后表达的意思为准。受到胁迫或欺骗而立的遗嘱是无效的,伪造的遗嘱也是无效的,而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也是无效的。
为使遗嘱生效,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但必须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人在场作证。如果是录音遗嘱,也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作证。
自书遗嘱必须由立遗嘱人本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
代书遗嘱是指立遗嘱人口头授意他人代为书写的遗嘱。代书遗嘱也必须有两名以上的见证人在场作证,其中一人为代书人。代书完成后,代书的遗嘱必须在立遗嘱人面前宣读无误,并经立遗嘱人认可,注明年、月、日。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立遗嘱人必须签名。
立遗嘱人可以委托当地公证机关办理公证遗嘱。公证遗嘱在法律上具有最强的证据效力,并且公证机关对遗嘱内容保密,以保护立遗嘱人的利益。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遗嘱,立遗嘱人必须具备行为能力。若因疾病或其他原因无法正确表达意思表示,则无法立遗嘱。
遗嘱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不得剥夺有抚养义务、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人的继承权。
遗嘱的内容必须具体、明确,真实地表达遗嘱人的意思。如果遗嘱的内容模糊不清或笼统,可能会导致对遗嘱的理解产生歧义,从而造成执行困难。
遗嘱在订立时必须是遗嘱人真实意思的表达,任何受胁迫或欺骗的情况下订立的遗嘱都是无效的。在继承或遗赠时,遗嘱是负有义务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需要履行的义务。如果不履行义务,可能会取消其接受遗产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