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给孩子购买的房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1-02
导读:婚姻期间的财产均等分割。离婚时属于夫妻婚内共同财产的要平均分割,属于个人婚前的财产,另一方无权进行分割,在分割财产的问题上有争议的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按照法院的判决来执行。
婚姻期间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
婚姻期间的财产分割原则是夫妻共同财产均等分割,但在必要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不均等分割。对于有争议的情况,人民法院将根据法律进行判决。
夫妻共同财产的定义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根据法律认定的夫妻共同拥有的财产。这些财产可以是物质财产、资金或抽象财产。在进行财产分配时,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同意度量标准进行评估和分配。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以下财产属于夫妻共同所有:
(二) 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 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 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
离婚财产分割所需的证明文件
离婚财产分割需要提供以下证明文件:
- 双方婚前个人财产:需要提供有关财产的品名、数量、规格、新旧程度及价值,购买时间、财产的存放地点等。
- 共同财产证据:与个人财产相同。
- 共同购置的私有房产:需要提供房屋座落的地点、门牌号、间数、朝向、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现在的使用状况、房屋的价值。
- 共同存款、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需要提供存款的账号、户名、金额存入储蓄所名称及地址,具体存款类型和存单持有人。
- 现金情况:人民币、港币、外币,需要提供具体数额和持有人等证据。
- 合伙入股、个人经营等财务状况的证据。
- 债权情况:需要提供债权数额和债务人的情况。
- 债务证据。
- 双方经济收入状况: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
在离婚时,必然需要进行财产分割,需要确定哪些财产属于婚前个人财产,哪些属于婚内夫妻共同财产。婚前个人财产不进行分割,而婚内夫妻共同财产遵循均等分割的原则进行分配。如果在财产分割方面双方存在争议,可以诉诸法院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