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的判决如何执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中止和终结法律知识

法院的判决如何执行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2-10-18

 
245557
法院判决书下来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与该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当然,若是在判决生效之后,案件的当事人未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请求的,法院通常并不会采取执行措施。关于法院的判决如何执行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法院判决的执行程序

1. 执行地点

法院判决书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2. 执行措施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六个月内,一般会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若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3. 法律依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二、执行法官处理执行案件的程序

1. 案件信息检查

执行法官首先检查案件信息,核实执行依据是否生效。申请人有时可能不知道被执行人已经上诉,因此需要再次核实法律文书是否生效,如民事判决、仲裁裁决是否上诉、公证债权文书是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2. 当事人身份信息核实

执行法官核实申请人和被执行人的身份信息是否准确。需检查自然人身份证号是否正确,法人组织机构代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否完善,法定代表人姓名、身份证号是否正确。

3. 申请执行内容核查

执行法官核查当事人申请的是对法律文书的部分执行还是全部执行,以及是否存在互负义务。若存在互负义务,则可要求申请人先履行。

4. 案件标的核对

若案件涉及多个被执行人,执行法官需核对各自的债务数额、分期支付时间节点、利息计算等,以避免执行错误。

5. 执行通知送达

执行法官在接到申请执行书或移交执行书后,应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执行通知中应明确载明应履行义务的具体内容及执行费等。若被执行人已经履行了规定的义务,应立即联系执行法官。

6. 报告财产情况送达

若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义务,法院应向被执行人送达报告财产令,责令其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若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虚假报告,法院可以对其采取罚款、拘留等措施。

综上所述,法院在接到公民、单位等提出的强制执行请求后,需要判断是否满足强制执行的条件。对于满足条件的情况,法院一般会在收到申请执行请求后的六个月内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若申请人发现法院超过六个月未执行,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延伸阅读
  1. 不交罚金会导致房产查封吗?
  2. 肇事车法院可以拍卖吗
  3. 公司已被吊销,注销后法人还会被列入失信名单
  4. 主从犯量刑判决书
  5. 刑罚罚金什么时间交最好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失信人员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2. 民事取保候审的申请书范本
  3. 一、异议审查程序
  4. 再审程序及其时效
  5. 非法处置财产的财产量刑标准是什么
  6. 民事案件委托权限
  7. 离婚赔偿款拒绝支付的法律解决途径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