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4-01-06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平均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6.5%,占发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的25%。2002年,中国首次突破500亿美元的大关,成为全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2004年,中国创下了606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纪录,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9.9%。根据世界银行专家的预测,2006至2010年期间,预计流入发展中国家的250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中,中国预计将占到30%左右。
报告指出,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各个省份的分布并不平均。其中,沿海省份获得了90%的外商直接投资。尽管政策鼓励西部地区的投资,但外资的“西进”趋势并不明显。2004年,西部省份获得的外商直接投资不到总额的2%。
外商直接投资在行业分布上也存在不均衡的情况。过去的十年中,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其中90年代有60%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工业。2004年,75%的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在工业,其中71%集中在制造业。服务业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占比20%,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开发领域。银行和公共设施等行业在其他国家通常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领域,但在中国所吸引的投资相对较少。农业领域的外商直接投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尽管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迅猛,但报告同时指出,外商直接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和投资总额中所占比例较小。在过去五年中,外商直接投资平均仅占投资总额的5%,比匈牙利、捷克共和国、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家要低。按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计算,中国也不能被视为外商直接投资的大国。此外,据估计,约20%至30%的外商直接投资并非真正的外国直接投资,而是通过国内投资绕道外国再转向中国的投资,以享受外资所能带来的税收或投资政策优惠。
有专家对中国经济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高度依赖性以及产品附加值不高表示担忧。然而,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正在努力摆脱“世界工厂”的形象,转变为创新中心,在研发环境、设计思路、创投方式和营销战略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并展现出自身的特点。
根据目前的趋势,在新的“十一五”规划期间,中国将吸引充足的外商直接投资。这将为中国调整政策以鼓励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提供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中国的国家战略目标本身也在不断变化,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和报告主要作者赵敏指出,未来五年,中国将更加注重平衡发展,实施“五个统筹”。这意味着投资将更多地转向国内市场的产业、内陆地区和高科技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