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2-19
根据新刑法规定,自然人犯内幕交易罪的,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若情节特别严重,将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内幕交易罪的客体是证券和期货市场的正常管理秩序以及证券和期货投资人的合法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证券和期货交易的内幕信息知情人员或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员,在相关证券尚未公开前,买入或卖出该证券,或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或泄露该信息,或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的,情节严重者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内幕交易罪的行为主体必须是证券和期货交易的内幕信息知情人员或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员与单位。内幕信息是指内幕人员所知悉的、尚未公开的对证券发行、证券和期货交易或价格具有重大影响的信息。知情人员是指持有发行人证券、在相关公司担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会员地位、管理地位、监管地位或职业地位、作为雇员或专业顾问履行职务的人员。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员包括利用窃取、骗取、套取、窃听、利诱或私下交易等手段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员,以及内幕信息知情人员的近亲属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员,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从事或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与内幕信息有关的证券和期货交易,导致交易行为明显异常且无正当理由或信息来源。
内幕交易罪的行为表现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在相关证券尚未公开前,买入或卖出该证券,或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其二是泄露内幕信息,使未知悉或可能知悉该信息的人了解该信息;其三是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如建议、推荐等)。根据《内幕案件解释》的规定,以下情形不属于从事与内幕信息有关的证券和期货交易:持有或与他人共同持有上市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收购该上市公司股份;按照事先订立的书面合同、指令或计划从事相关证券和期货交易;依据已被他人披露的信息进行交易;交易具有其他正当理由或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