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生产专用窃听器材罪的构成四要素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类别法律知识

非法生产专用窃听器材罪的构成四要素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2-12

 
238596
非法生产专用窃听器材罪的构成四要素是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犯罪对象是国家予以特别管理的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为非法生产间谍专用器材的故意。关于非法生产专用窃听器材罪的构成四要素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非法生产专用窃听器材罪的构成要素

非法生产专用窃听器材罪的构成要素包括主观要件、主体要件、客体要件和客观要件。

主观要件

主观要件指的是犯罪行为的故意。行为人在非法生产专用窃听器材罪中必须有故意的表现。

主体要件

主体要件指的是犯罪行为的主体身份。非法生产专用窃听器材罪的主体可以是一般主体。

客体要件

客体要件指的是被侵犯的客体。在非法生产专用窃听器材罪中,被侵犯的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

客观要件

客观要件指的是犯罪行为的客观表现。非法生产专用窃听器材罪的客观表现包括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如果情节严重,将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单位犯罪的,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立案追诉标准

在认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时,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对象的确定

需要确定行为人使用的对象是否属于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如果使用的是非间谍专用器材或者其他间谍专用器材而非窃听、窃照专用器材,不能以本罪论处。

非法使用方式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客观行为实质上是指非法使用该器材进行窃听、窃照活动。如果行为人使用的是窃听、窃照专用器材,但并非进行窃听、窃照而是进行公开录音、拍摄影像等行为,不能以本罪论处。

后果的严重性

如果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仅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不能以犯罪论处。

延伸阅读
  1. 甲乙合作协议
  2.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规范移动、固定电话机消费者投诉处理办法
  3. 为什么做生意时需要签订书面合同
  4. 主体验收需要达到什么条件
  5. 施工安全协议书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我国刑法第128条明确规定
  2. 盗窃罪的刑事责任
  3.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定义和危害
  4.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
  5. 非法传教行为的刑事责任追究
  6. 网上被骗报案了,警察能追回被骗金额吗?
  7. 入党政审不合格的8种情况是什么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影视剧制片人聘用合同(电视剧)范本
  2. 劳动管理制度范本
  3. 建筑安装施工安全生产协议范本
  4. 工程施工安全协议书/合同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