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中的证据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法律知识

医疗纠纷中的证据有哪些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2-07-12

 
234294
医疗纠纷中的证据有:医患双方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等。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通过证据证明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存在过错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关于医疗纠纷中的证据有哪些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医疗纠纷中的证据有哪些

1、医疗纠纷中的证据有:医患双方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等。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

2、通过证据证明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存在过错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六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二、医疗纠纷处理流程

1、医疗纠纷或投诉发生后,所在科室负责人应立即向医务科报告,隐匿不报者,将承担可能发生的一切后果。

2、因医疗问题所致的纠纷,所在科室应先进行调查,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控制事态,争取科内解决,防止矛盾激化,并接待纠纷患者及家属,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针对患者的意见解释有关问题,如果患者能够接受,纠纷投诉到此终止。

3、医务科接到科室报告或家属投诉后,应及时做好登记,并向当事科室了解情况,与科室主任共同协商解决办法,如果患者能够接受纠纷投诉到此终止。如果患者不能接受,请患者就问题的认识和要求提供书面材料,医务科调查落实后提出解决方案,并向分管院长汇报,与患者协商处理意见,如患者接受,处理到此终止。

4、医务科无法解决的医疗纠纷,建议患者或家属按法定程序进行医疗鉴定。患方不鉴定、不起诉、也不听解释,采取违法行为对我院正常医疗秩序构成影响的,依照卫生部、公安部《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上报县卫生、公安、司法等部门进行处理。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1. 医疗纠纷多久能处理清楚记录
  2.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法院一审审结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
  3. 什么属于合作医疗意外事故
  4. 医疗过失鉴定
  5. 医疗纠纷协商解决的法律问题及注意事项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书
  2.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
  3. 定点医疗机构申请书撰写要求
  4. 医疗事故鉴定的原则
  5. 医疗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6.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一年还是三年
  7. 医疗纠纷怎么调解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