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04
主观性病历资料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观察、分析、讨论和提出诊疗意见等,记录的反映医务人员对患者病情发展和治疗过程的主观认识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死亡病历讨论记录、疑难病历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和病程记录。
封存主观性病历资料应当在医患双方共同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在发生医疗事故时,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客观性病历资料,但不得复制主观性病历资料。主观性病历资料记录了医务人员对患者疾病和诊治情况的主观认识,以及实施医疗行为的主观动机。因此,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这些资料对于确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以及责任程度至关重要。
封存主观性病历资料时,必须确保医患双方共同在场,以避免对证据真实性的质疑。在场的医患双方当事人应当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通常情况下,应当封存原件,但如果患者的治疗过程尚未结束时发生医疗事故,也可以封存复印件,并由医患双方共同加盖印章作为证明。医疗机构有责任保管封存后的复印件,并在医疗事故争议中承担重要的举证责任。同时,为了确保医患双方权利的平等,启封封存的病历时,也应当由医患双方共同在场。
通过阅读本文,您对主观性病历资料的定义和范围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并了解了封存主观性病历资料的程序。如果您面临复杂的情况,我们为您提供在线律师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