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要件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的保全法律知识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要件是什么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2-05-21

 
228263
1、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合法有效的债权;2、债务人作出无偿或明显不合理低价处分财产的行为;3、债务人的财产处分行为有害于债权的实现;4、债权人行使撤销权需以债权为限。那么对于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要件是什么这个问题,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答相关的内容。

一、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要件是什么

1、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合法有效的债权

这是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前提条件。

2、债务人作出无偿或明显不合理低价处分财产的行为

这是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客观条件。这里的财产处分行为仅指法律上的处分行为而不涵盖事实上的财产处分行为,主要包括转让财产、抛弃财产、免除债务、在财产上设定抵押等。同时,债务人的财产处分行为必须成立并生效,如果债务人的财产处分行为不成立或无效,债权人则失去行使撤销权的对象。

3、债务人的财产处分行为有害于债权的实现

只有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有害于债权的实现时,债权人才能行使撤销权。所谓有害于债权的实现是指债务人在实施处分财产的行为后,不具有对债权人享有债权的清偿能力。如果债务人即便无偿或以不合理低价处分财产,但其仍具备债权的清偿能力,则不能认定债务人的财产处分行为有害于债权的实现。

4、债权人行使撤销权需以债权为限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只能以自身享有的债权为基础提起撤销权之诉,撤销的财产处分行为的范围也只能及于债权的范围。

5、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五百三十八条 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第五百四十一条 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二、可撤销合同的种类有哪些

可撤销的合同又称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因意思表示不真实,法律规定享有撤销权的人通过行使撤销权而使已经生效的合同归于无效的合同。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可撤销合同的种类有: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

(2)因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

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的如果履行对其有重大不利的合同。

(3)因欺诈订立的合同。

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虚假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

(4)因胁迫订立的合同。

胁迫,是指因他人的威胁和强迫而陷入恐惧作出的不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

(5)因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利用对方当事人的急迫需要或危难处境,迫使其作出违背本意而接受于其非常不利的条件的意思表示。

延伸阅读
  1. 债权保全流程的两种形式
  2. 债权债务撤销权的相关规定
  3. 债权人撤销权的时效
  4. 双重除斥期间具体以哪个为准
  5. 合同保全的两种方法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疫情对合同履行的影响及解除租房合同的条件
  2. 销售合同无法履行的退货权和赔偿责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履行抗辩权的种类
  4. 一、合同履行期限的约定和迟延履行责任
  5. 赠与合同的效力问题
  6. 债的不履行和不适当履行的定义和法律后果
  7. 违约责任及其构成要件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