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2-10-18
根据法定继承规定,无论男女,在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中,继承权是平等的,没有差异。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遗产的继承顺序如下:
(一)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情况下,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在上述规定中,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以及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必须是继承人本人作出的表示,其他人包括继承人的监护人无权代替继承人放弃继承权。
继承人必须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才能有效放弃继承权。
根据《民法典》规定,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必须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作出表示。如果遗产已经分割完毕,即遗产已经成为继承人的财产,此时放弃的是所有权而不是继承权。
继承人放弃继承权不得损害他人的利益。例如,如果放弃继承权导致继承人无法履行法定的抚养、扶养、赡养义务或其他债务履行,这种放弃是无效的。
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必须以法定方式作出。如果在诉讼前放弃继承权,应以书面方式向其他继承人表示,或通过口头表示,并有充分证据证明,也应被认为是有效的。在诉讼中,继承人口头向法院表示放弃时,继承人需要在笔录中签名,这样的放弃也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