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生活的夫妻有继承权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继承法 > 法定继承法律知识

同居生活的夫妻有继承权吗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8

 
355548

一、同居生活的夫妻有继承权吗

在通常情况下,男女双方共同生活多年并不会自然产生继承权。与此相反,他们并非法定继承人,因此无法依据法定程序谋求继承权。

如果死亡的一方通过遗嘱或者遗赠抚养协议将其财产遗留给同居伴侣,那么这个同居伴侣便有权依照该协议继承相应的遗产。

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方式能让双方共享财产,只要有意愿,通过设定遗嘱以使同居伴侣成为特定的继承人也是可行的。毕竟,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只有那些拥有合法婚姻关系的人才有资格相互继承遗产。换句话说,非配偶的伴侣仅凭双方共同生活这一点,彼此并无继承对方遗产的权力。当继承事宜发生时,首先由第一顺位的继承人继承遗产,而第二顺位的继承人则不得继承;在没有第一顺位继承人的情况下,则由第二顺位继承人继承。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二、养子可以继承家产吗

只要收养方式符合法定的特定要求与规定,那么在涉及到养育父母遗产分配问题上,被收养的孩子享有与亲生子女同等的继承权利。在此,我们需强调的是,我国现行的民法典对于法定继承人给予了明确而广泛的规定,根据此法典,在所有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中,婚姻伴侣、自有子女以及父母占据着重要地位;排在他们后面的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等第二顺位继承人。此处所指的“子女”不仅仅涵盖了血缘关系紧密的婚生后代或非婚生子女,还包含有依据法律规定发生的领养子女以及存在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因此,我们可以明确指出,作为养子女,他们理应享有与亲生子女同样的第一顺序继承权。

三、婚姻关系终止还能继承吗

在离婚公告公布之日起,前任配偶将失去所有继承权与份额,但在此种情形下,非婚生子嗣仍有权享有法定继承权益。其原因在于,亲子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并不会因为婚姻关系的终结而自动消失。即便在离婚后,父母依然是年满两周岁以上子女的合法监护人。若父母双方对抚养事宜未能达成共识,则该问题将提交至当地司法机关进行裁定。司法机关将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遵循保护未成年子女最大利益的原则,作出最终的决策。当子女年满八周岁之际,他们的真实意愿应当得到充分的尊重与考虑。

以上是关于同居生活的夫妻有继承权吗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延伸阅读
  1. 继承权有失效期吗
  2. 非婚生孩子可以分家产吗
  3. 再婚多久可以有继承权
  4. 我国民法典规定子女如何继承
  5. 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是否享有同等的权利

继承法热门知识

  1. 婚前房子二婚有继承权吗
  2. 父母离婚了孩子能继承财产吗
  3. 离婚后财产如何继承给子女
  4. 不离婚怎么起诉财产继承问题
  5. 婚后继承房产离婚怎么分财产
  6. 离婚后财产如何继承的
  7. 什么属于离婚后财产继承的
继承法知识导航

继承纠纷解决方案

  1. 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2. 婚姻期间因培训费所负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3. 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4. 哪些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5. 一方遗弃家庭成员的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
  6. 婚前一方付清房款的房产,离婚时如何分割
  7. 离婚时如何分割军人的伤亡保险金?

遗嘱合同下载

  1. 离婚后财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
  3. 单方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无财产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