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犯罪法律规定是什么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04-11
计算机犯罪法律规定是根据我国《刑法》第285条明确的规定,如果违反法律规定,倾诉我国防建设等相关科技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按照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来进行处罚。关于计算机犯罪法律规定是什么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计算机犯罪法律规定
1.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对于此罪行,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侵入除前款规定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采用其他技术手段,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传输的数据,或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的行为。对于情节严重的情况,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可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是指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或明知他人实施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程序、工具的行为。对于情节严重的情况,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4. 单位犯罪的处罚
对于单位犯前三款罪行的情况,可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款的规定处罚。
二、计算机犯罪的特征
由于计算机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并且计算机网络系统超越了地域时空的界限,计算机网络犯罪已与传统意义上的刑事犯罪有所不同。根据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的观察,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1. 犯罪主体的特点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嫌疑人分布于社会各行业和各种年龄段。犯罪主体的平均年龄在25-35岁之间,其中18岁至26岁的占到了51%,26岁以上的占到了45%。并且,有相当一部分犯罪嫌疑人具有较高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少数黑客甚至以高水平的作案手段实施计算机网络犯罪,给侦破此类案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2. 犯罪形式的特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手段也变得多样化且更具隐蔽性。犯罪嫌疑人作案时仅需向计算机输入错误指令或篡改软件程序等,对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系统的运行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这使得犯罪嫌疑人几乎不留下任何痕迹,更便于隐蔽自己。有些计算机网络犯罪行为在一段时间后才会产生影响和犯罪结果,如“逻辑炸弹”。犯罪嫌疑人可将犯罪程序设计在数月或数年后才启动,这使得犯罪行为时间与犯罪结果时间相分离,更有利于犯罪分子逃避追捕和隐蔽。
3. 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计算机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取决于社会资产计算机化的程度、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以及计算机网络在各个领域的普及程度。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各行各业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因此,一旦发生计算机网络犯罪,特别是涉及危害计算机网络运行安全以及危害国家金融、科技、国防等的计算机网络犯罪,其危害程度就越大,后果就越严重。
三、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二百八十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