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3-03
(1)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实施涉嫌犯罪行为时已经年满14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刑事案件。
(2)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是指在诉讼过程中未满18周岁的人。如果犯罪嫌疑人在实施涉嫌犯罪行为时未满18周岁,但在诉讼过程中已经年满18周岁,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适用以上规定。
以上规定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489条。
根据刑法第17条的规定,未满12周岁的人被认定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一般来说,不满12周岁的人处于幼年时期,还没有足够的认知和行为控制能力,即无责任能力。因此,法律规定对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必要时,可以依法要求其家长或监护人对其进行严格管教。
已满12周岁但未满16周岁的人被认定为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范围,即该年龄段的人只对刑法中少数犯罪负有刑事责任,对绝大多数犯罪则不负刑事责任。这是根据未成年人的辨认和行为控制能力实际情况制定的科学制度。根据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但未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6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人对所有犯罪都应负有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