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9-08
诈骗金额达到80万属于数额特别巨大,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数额特别巨大的犯罪行为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因此,诈骗80万的犯罪嫌疑人不一定能在5年内出狱。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诈骗金额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将分别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地法院、检察院可以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根据《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的规定,如果诈骗金额达到一定标准,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将被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或者“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从而面临更严厉的处罚:
如果诈骗金额接近“数额巨大”或者“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具有上述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将被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或者“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根据《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的规定,如果诈骗金额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并且行为人认罪、悔罪,可以根据法律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根据《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的规定,如果诈骗近亲属的财物,近亲属谅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如果确有追究刑事责任的必要,具体处理应酌情从宽。
根据《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如果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被定罪处罚。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将被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如果实施上述行为的数量达到规定标准的十倍以上,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将被认定为“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根据《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如果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并为其提供帮助,将被视为共同犯罪。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同时构成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的,将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于案发后查封、扣押、冻结的诈骗财物及其孳息,如果权属明确,应当发还被害人;如果权属不明确,可以按被骗款物占查封、扣押、冻结财物总额的比例发还被害人,但已获退赔的应予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