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2-05-16
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职责包括在备案的诊断项目范围内进行职业病的诊断。
职业病诊断机构有责任及时向所在地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报告职业病。
职业病诊断机构需要按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要求,报告职业病诊断工作的情况。
职业病诊断机构还需承担《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的其他职责。
法律依据:《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十二条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职业病诊断鉴定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当事人向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鉴定申请。提供的材料包括:鉴定申请书、职业病诊断病历记录、诊断证明书以及鉴定委员会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收到当事人的申请后,需要对提供的与鉴定有关的资料进行审核,确保相关材料齐备、有效。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资料之日起10日内完成材料审核。对于材料齐全的申请,发给受理通知书;对于材料不全的申请,通知当事人补充。必要时,第三方机构可对患者进行体检或提取相关现场证据。当事人应当按照鉴定委员会的要求,予以配合。
参加职业病诊断鉴定的专家由申请鉴定的当事人在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的主持下,从专家库中以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当事人也可以委托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抽取专家,并组成职业病鉴定委员会。鉴定委员会通过审阅鉴定资料,综合分析,作出鉴定结论。若鉴定意见不一致,应当予以注明。
鉴定书的内容应当包括被鉴定人的职业接触史、作业场所监测数据和有关检查资料等一般情况,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的主要争议以及鉴定结论和鉴定时间。鉴定书必须由所有参加鉴定的成员共同签署,并加盖鉴定委员会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