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8 更新时间:2022-06-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单方违约解除合同的赔偿计算方式没有统一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然而,赔偿额不得超过违约一方在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造成的损失,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适当减少。当事人迟延履行约定的违约金时,违约方在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履行债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一般写“民事起诉书”或“民事起诉状”。
原告和被告是基本的诉讼主体,如果有第三人涉案,还需要列明第三人。
对于自然人诉讼主体,需要按照“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职业,住址,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的顺序进行详细列明。其中,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住址、联系方式这五项是必须有的。如果确实不清楚出生年月日,可以写一个大概的年龄。
对于单位诉讼主体,需要写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住址(住所地)和联系方式,最好能附上营业执照的复印件。
诉讼请求需要用序号分开,每条按照“请求依法判令XXXXX;”的格式进行书写。有些法院还要求在诉状中列明案由,但这不是必须的。
在诉状中,需要先说明事实,例如受到侵害,然后说明要求赔偿的理由(实体法的规定)和提起诉讼(程序法的规定)的理由。对于一些简单的案件,为了简便起见,可以不详细列明理由,只写“依法应承担责任”、“依法起诉至贵院”即可。
在文尾,需要清楚地写明递交诉状的法院、具状人(原告)起诉时间。向人民法院递交的诉状中,至少需要有一份由具状人亲笔签字(盖章、按手印)的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