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可认为股东有公司法33条的不正当目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法法律法规 > 公司法法规法律知识

哪些情形可认为股东有公司法33条的不正当目的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2-05-10

 
225844
有限责任公司有证据证明股东存在:股东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公司主营业务有实质性竞争关系业务的,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者全体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等情形,可认定股东有公司法33条第二款规定的不正当目的。关于哪些情形可认为股东有公司法33条的不正当目的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哪些情形可认为股东有公司法33条的不正当目的

1、有限责任公司有证据证明股东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股东有公司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不正当目的”:

(1)股东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公司主营业务有实质性竞争关系业务的,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者全体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

(2)股东为了向他人通报有关信息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

(3)股东在向公司提出查阅请求之日前的三年内,曾通过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向他人通报有关信息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

(4)股东有不正当目的的其他情形。

2、法律依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第八条

二、股东虚假出资是怎样

实践中单位虚假出资主要表现为:

1、以无实际现金或高于实际现金的虚假银行进账单、对账单骗取验资报告,从而获得公司登记;

2、以虚假的实物投资手续骗取验资报告,从而获得公司登记;

3、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出资,但并未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

4、作为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

5、单位股东设立公司时,为了应付验资,将款项短期转入公司账户后又立即转出,公司未实际使用该款项进行经营;

6、未对投入的净资产进行审计,仅以投资者提供的少记负债高估资产的会计报表验资。

延伸阅读
  1. 不正当竞争是否以竞争关系为前提?
  2. 河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
  3. 商号权的法律保护范围
  4. 商标转让法律意见书内容
  5. 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法律保护

公司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意义
  2. 第一章 总则
  3.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重要性
  4. 新公司法中公司设立的门槛是否有变化
  5. 关联公司的定义和法律要件
  6. 公司法人被执行高消费会影响个人财产吗
  7. 公司法人可以诉公司吗
公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