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2-08-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既遂的定罪标准如下:
情节严重的,可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是一种实害犯罪,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在判决杀人罪时,除了考虑法律规定的定罪标准,还需要考虑以下相关因素:
(1)行为主体的精神状况:判决时需要考虑行为主体在实施犯罪时的精神状况,包括是否具备刑事责任的法定年龄。
(2)紧迫危险性:无论是何种杀人行为,都必须具备致人死亡的紧迫危险性。
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 行为内容: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内容是指未剥夺他人生命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的肌体,使人的生命非自然终结。
2. 杀人方式:剥夺他人生命的方式可以是作为,如刀砍、斧劈、拳击、枪杀等;也可以是不作为,如母亲故意不给婴儿哺乳致其死亡等。同时,杀人方式既可以是物理的方式,如毒杀,也可以是心理的方法,如以精神冲击方法致心脏病患者死亡。
3. 结果发生:无论是何种杀人行为,都必须导致死亡结果的发生。如果杀人行为没有导致死亡结果的发生,根据具体情形可能构成故意杀人未遂、中止或预备的犯罪行为,同时也可能触犯故意伤害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