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3 更新时间:2022-08-05
一旦诈骗罪立案,办案机关将开始调查并进入刑事侦查阶段。在调查期间,公安机关会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如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以锁定犯罪嫌疑人。警察办案的具体流程如下:
(1) 侦查阶段:对于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刑事拘留措施。被拘留的人应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接受讯问。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和控告。委托的律师有权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并了解案件相关情况。
(2) 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应讯问犯罪嫌疑人,并听取被害人及其委托人的意见。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3) 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在审查提起公诉的案件后,如果起诉书中明确指控犯罪事实并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以及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应决定开庭审判。除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案件外,人民法院应当公开进行第一审案件的审判。
人民法院在受理公诉案件后,应在一个月内进行宣判,最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法庭审理后,根据查明的事实、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将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1) 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应作出有罪判决。
(2) 如果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应作出无罪判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除非本法另有规定,否则依照以上规定处理。
如果人民检察院决定不予立案,如果是被害人提出的控告,侦查部门应在十五日内制作不立案通知书,并写明案由、案件来源、不立案的原因和法律依据,将其送达给控告人,并告知本院的控告检察部门。
如果控告人不服不立案通知书,可以在收到通知书后的十日内申请复议。对于不立案的复议,由人民检察院的控告检察部门受理。控告检察部门应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查,并可以要求控告人或申诉人提供相关材料。如果认为需要侦查部门说明不立案理由,应及时将案件移送给侦查监督部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