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2-03-29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单位犯罪,采取的是“双罚制为主,单罚制为补充”的处罚原则。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单位犯罪采取的是两罚制。其中,对单位本身是判处罚金,罚金的数额没有限制。而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则是判处刑罚,包括自由刑和罚金,主要是自由刑。对个人判处自由刑的情况,一般有两种:
(1) 在大多数情况下,判处与个人犯罪相同的刑罚。
(2) 在少数情况下,判处低于个人犯罪的刑罚。
《刑法》在某些情况下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单罚制,即只处罚自然人而不处罚单位。
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如果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资助恐怖活动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或者资助恐怖活动培训的个人,根据情节的不同,可以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果单位犯上述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规定处罚。
对于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根据情节的不同,可以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对于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单位犯罪的处罚与前述相同,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