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2-11-02
根据新刑法规定,犯欺诈发行股票罪的个人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罚,并可能被处以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金。而单位犯欺诈发行股票罪的,将受到双重处罚,即对单位判处罚金的同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罚。
新刑法第一百六十条明确规定了欺诈发行证券罪的构成要件和相应的刑罚。根据该条款,如果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等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编造重大虚假内容,且发行的股票或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犯罪嫌疑人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罚,并可能被处以罚金。如果数额特别巨大、后果特别严重或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刑罚将提高至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实施欺诈发行证券罪的行为,如果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罚,并可能被处以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二十以上一倍以下的罚金。如果数额特别巨大、后果特别严重或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刑罚将提高至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二十以上一倍以下的罚金。
对于单位犯欺诈发行证券罪的,将对单位判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二十以上一倍以下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规定进行处罚。
欺诈发行股票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国家对证券市场的管理制度以及投资者(即股东、债权人和公众)的合法权益。
1、行为人必须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重要事实或编造重大虚假内容。
2、行为人必须实施了发行股票或公司、企业债券的行为。仅仅制作虚假的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而未实施发行股票或公司、企业债券的行为,不构成本罪。必须制作虚假文件,并已经发行了股票和公司、企业债券才能构成本罪。
3、行为人制作虚假的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债券募集办法发行股票或公司、企业债券的行为,必须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即达到“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标准才构成犯罪。根据司法实践,以下情形应追诉:
(1)发行数额在500万元以上。
(2)伪造、变造国家公文、有效证明文件或相关凭证、单据。
(3)利用募集的资金进行违法活动。
(4)转移或隐瞒所募集资金。
(5)其他后果严重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本罪主要适用于单位犯罪,但在一定条件下,自然人也可成为犯罪的主体。
本罪在主观上只能以故意构成,过失不构成本罪。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制作的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债券募集办法等不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本公司状况或本次股票、债券发行状况,仍然积极为之。因此,本罪行为人的罪过实质上是诈欺募股或诈欺发行债券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