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自发行公司债券罪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证券法 > 证券交易 > 证券发行法律知识

擅自发行公司债券罪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2-03-14

 
212351
构成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关于擅自发行公司债券罪的处罚标准是什么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擅自发行公司债券罪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1、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

2、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九条【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擅自发行企业债券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证券发行管理秩序及其社会公众、法人的合法财产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凡不具备公司资格者无权发行股票和公司、企业债券;其次,即便是公司、企业要发行股票、债券,也须经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基于此,凡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1)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者,其行为显然侵犯了我国证券管理秩序和认购人(包括法人)的合法财产权益,情节严重者构成本罪。

2、主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所谓单位,指通过工商登记程序设立的或其他依法成立的“单位”,包括法人、非法人单位,均能成立本罪主体。

3、客观要件

在犯罪的客观方面,行为人务必实施了下述择一行为且达到法定后果:

(1)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而擅自发行股票。未经批准,在此包括没有报请上述法定机构批准以及虽然业已上报但未获批准两种情况。

(2)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而擅自发行公司、企业债券。

4、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罪过形式是故意。有必要强调的是,虽然在本罪场合,行为人的故意往往表现为(擅自发行)行为上的故意,但刑法上的故意,主要是针对危害后果而言,而不是针对行为本身而言,实际上,过失犯罪的场合,行为人就其“行为”本身而言往往是故意的,因而在主观不法要素上,本罪行为人不仅仅须明知其发行股票、公司债券需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而故意地未予报批、或者明知申报以后未经批准而擅自发行公司债券或股票;而且必须是明知其擅自发行股票、债券有害于社会而仍然行为者,方能构成本罪的“故意”。

延伸阅读
  1. 非法集资罪是怎么认定的
  2. 什么是证券欺诈发行
  3. 商业银行违反规定同业拆借的如何处罚
  4. 擅自发行股票罪应具备哪几个条件
  5. 非法集资罪的司法解释(二)

证券交易热门知识

  1. 建筑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的种类
  2. 拟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定义和特点
  3. 一、一中长期国债期货的报价
  4. 公司债券佣金的定义和形式
  5. 公司债券信息披露规定细化,保护投资者权益
  6. 向证券交易所提出股票上市交易申请的法律程序
  7. 被证监会处罚公司债券是否还能发行
证券交易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